承教师〔2021〕15号
各县(自治县、市、区)教体局,高新区教体局、市直属中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
为进一步加强我市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提高全市中小学教师整体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建立健全全市名师培养体系,鼓励优秀教师向更高层次发展,形成全市中小学名师梯队结构层次,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我市教育发展需要的名师队伍,按照《承德市中小学名师梯队建设工程实施方案》(承教师〔2013〕7号)和《承德市中小学各梯次名师评选办法(试行)》(承教师〔2014〕13号)要求,经研究决定,继续开展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学科教学名师推荐、认定工作。现将有关事宜通知如下:
一、推荐范围
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从全市普通中小学、幼儿园(不评教学能手)、特教学校一线在职教师和教育教学研究人员中推荐,骨干教师必须具有承德市教育局认定的“学科教学能手”称号,教学名师必须具有承德市教育局认定的“学科带头人”称号(幼儿园和特教学校须具有市级及以上“骨干教师”称号)。
实行差额推荐,2021年全市拟认定学科教学能手300人,学科骨干教师300人,学科教学名师280人,差额推荐指标见附件1。
县市区按分配差额指标上报,市直学校教师人数250人(含)以上的各报4名候选人,250人以下的各报2名候选人。
二、推荐条件
(一)学科教学能手
1.模范遵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爱岗乐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2.具有较系统的教育教学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任教学科教学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师中具有带动示范作用。获得县级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优质课二等奖及其以上等次。
3.了解当前教育教学改革趋势,教育观念领先,治学严谨,善于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和手段与学科教学融合,本学科教学成绩优秀。近年以来本学科专业论文在市级及以上专业刊物上发表或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市级论文评选二等奖及以上等次,承担学校或参与县级及以上课题一项。
4.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能力。符合《教师法》规定学历(普通中学和教师发展中心的教师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小学、特教学校教师具有专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小学一级及以上教师任职资格。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近几年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和年度业务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5.具有带领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研究工作的能力。
6.近五年连续在教学一线任学科教学工作,满教学工作量。
(二)学科骨干教师
1.模范遵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爱岗乐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2.具有较系统的本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扎实的专业知识;对任教学科教学方法科学,教育教学效果显著,教学成绩突出,在教学中具有带动示范引领示范作用。
3.2010年以来,在校本培训中做过主讲或重点发言,在市、县范围内为其他教师举办过公开课,并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市级评优课二等奖及以上奖励。
具有“市级学科教学能手”称号(幼儿园教师除外),继续教育培训考核和年度业务考核均在合格以上。
4.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注重教师专业发展;完成市级骨干教师培训或省级及以上骨干教师培训且取得合格证书。
5.具有较强的教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教育教学有独到的见解。2010年以来主持或参与完成1项县级及以上教育科研规划课题,并通过结题鉴定;有1篇(教研人员和教师进修学校教师2篇)以上在市级及以上专业刊物上公开发表的本学科论文,或获得由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省级三等、市级二等奖以上论文评选奖励。
6.具有带领和指导其他教师进行教育教学和科研工作的能力,乐于承担市县教育行政部门分派的教育教学任务。
7.近五年连续在教学一线任学科教学工作,满教学工作量。
(三)学科教学名师
1.模范遵守《新时代中小学(幼儿园)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为人师表,爱岗乐业,自觉履行教书育人的神圣职责,模范遵守法律法规,廉洁从教,自觉抵制各种不正之风。
2.遵循教育规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具有较高的师德修养,以优良的师德、渊博的知识影响和培养学生,在学生、家长、教师中具有良好的声誉和人格魅力。
3.具有合格的学历和资格。有国家规定的合格学历,小学、幼儿园、特教学校在职教师应具有中小学一级及以上任职资格,中学在职教师、教育教学研究人员应具有中小学高级任职资格。
4.具有过硬的教学基本功。对所教学科具有系统坚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积极参加进修学习,注重自身专业发展,不断更新知识结构;熟练掌握现代化教育教学手段,熟悉教育教学改革前沿的发展动态;连续五年继续教育考核达到合格以上。
5.具有较高的教育教学能力。能运用先进的教育理念,采取科学的教学策略,有效地组织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把传播知识与培养能力、发展智力结合起来,把教书与育人结合起来,寓品德教育于教学的全过程。2010年以来,获得过市教育局颁发的市级评优课一等奖及以上课堂教学奖励。
6.具有显著的教学效果和教学成绩。在市、县范围内具有较大的影响,享有较高的声望,能得到同行教师的公认。近五年年度考核结果均在合格以上,同等条件下年度考核优秀的优先。初中、小学在县区范围内、高中在全市范围内教学成绩名列前茅。
7.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能力。2010年以来,在市、县范围内为其他教师举办过公开课,推广介绍过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在校本培训中做过主讲或重点发言,从思想上、业务上关心、帮助、指导青年教师成长,至少承担过两名青年教师的指导和培养工作。
8.具有较强的教育科研能力,对本学科的教学有独到见解。2010年以来主持或参与市级及以上教育科学规划部门批准立项的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并通过结题鉴定;2010年以来有3篇在省级以上报刊公开发表的教育教学经验总结、实验报告、专业论文,或获得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国家级三等奖、省级二等奖、市级一等奖及以上论文评选奖励。
9.近五年连续在教学一线任学科教学工作,满教学工作量。
三、推荐办法
(一)推荐提名(含自荐)。学校幼儿园组织发动教师认真学习中小学教学名师评选有关文件,在充分酝酿提名(含自荐)的基础上,由学校领导班子集体研究确定推荐人选。推荐人选确定后,要在校内进行不少于一周的公示,无异议后,填写《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推荐表》附件2,推荐人选的教育教学成绩等相关佐证材料复印件,组卷报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属学校报承德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
(二)县市区审核。县市区教体局要组织专门人员对申报对象按条件逐一进行考察评审。经审核无异议的候选人,按推荐名额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市直属学校幼儿园按上述程序确定推荐人选直报市教育局教师工作科。
(三)市级认定。根据评选条件,市教育局组织专家评委对推荐人选的事迹材料进行综合考评(学科教学名师推荐人选需报送30分钟一课时现场讲课视频),确定拟命名人选,报市教育局党组审核同意,公示无异议后由市教育局命名并颁发荣誉证书。
认定人选列入承德市中小学名师梯队师资库,作为今后推荐参加上一层次名师梯队培养对象评选的必备条件。
四、有关要求
(一)各县(市)区教体局、学校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推荐工作,按照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严格执行推荐标准,严格遵循推荐程序,真正把业绩突出的教师推荐上来。
(二)各县(市)区教体局要严格按照市教育局分配的差额推荐指标上报(可少报)。推荐时做到评选条件、推荐指标、推荐人选、推荐过程公开;要注重城乡、学校层次、学科及年龄结构上的平衡分布,坚持学段学科全面均衡,向教育教学一线和农村教师倾斜,向中小学思政课教师倾斜;在推荐的人选中,中青年优秀教师要占有一定的比例,特别突出的青年教师可破格推荐。
担任教学任务的学校领导推荐人选名额控制在县(市)区推荐指标的10%以内。
(三)第四届名师2021年12月31日到期,到期后学科教学名师称号、待遇自动取消,符合条件的可以参加第五届学科教学名师推荐。
(四)推荐人选的材料报送按照下列顺序组卷:
1.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推荐表2份;
2.推荐人选教育教学成绩、课题研究等基本情况摘要表;
3.学历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专业技术职称、培训证书复印件;
4.各种与教育教学相关的佐证材料复印件(按国家、省、市、县排序);
5.公开发表论文复印件(2-5材料一式1份);
6.教学名师候选人现场课视频30分钟/人,由县市区教体局、市直学校汇总后用移动硬盘或U盘报送。
(五)省级以上报刊,是指具有正式批准刊号,公开发行的刊物。评选过程中,凡涉及到聘期、论文发表、获奖情况等时间问题,统一截止到2021年10月31日。
(六)请各县(市)区教体局,直属学校于2021年11月12日前,将《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推荐人选汇总表》(签章),推荐人材料(卷宗形式),县市区及学校推荐工作总结,推荐人选有无违纪违法情况说明纸质版和教学名师现场课视频材料报市教育局机关办公楼118室(推荐人选汇总表电子版同时报送邮箱:cddjqhy@163.com),过期视为放弃。
联系人:亓宏宇
联系电话:2131206
附件:1.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
名师)差额推荐指标分配表
2.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推荐表
3.承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能手(骨干教师、教学名师)推荐人选汇总表
承德市教育局
2021年10月26日